文:小飞
众所周知,我国约有14亿人口,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持续多年。不过,近年来,有两大行业却表示“招工难”,即使用高薪诱惑人,招人也不是那么容易。
三十年前,工厂是所有年轻人梦想的诞生地,然而,时隔30年,工厂却成了大多数年轻人最“抵制”的地方。自3月份以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些制造业大工厂处于工人短缺的状态,即使开出了过万的月薪也难招到人。许多工厂老板纷纷吐槽:“以前我们挑工人,现在反而是工人挑选我们了,时代变了,招工太难了。”
据人社部公布的《年“最缺工”的个职业排行》显示,制造业就业形势尤为严峻,在缺口加大的34个职业中,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行业有16个,约占47%。据测算,5年后制造业人才缺口将达到万人。除了工厂招工难,另一个曾经的“香饽饽”行业也陷入了用工荒的困境,它就是货车司机。
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不断发展,它不仅带动了消费,也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导致货车司机行业人才十分匮乏。根据全国招聘求职的大数据显示,我国货车司机约有万人,还有0万人的缺口。
此外,行业数据显示,在所有从业人员中,70后占比超过50%,而90后占不到20%。通过这些数据不难发现,货车司机行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像工厂一样,年轻人也不愿意成为货车司机。不少企业表示一些特殊时候只能涨薪一倍来留人,而一个月2、3万也未必可以招到人;甚至一些企业专门去农村招人自己培养司机,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为什么这些行业开出高的工资,还是招不到人呢?
工作枯燥,社会地位低
在很多年轻人看来,传统的制造业是机械式的重复操作,不仅脏累,而且枯燥乏味,缺乏提升空间;货车司机常年在车上度过,在驾驶的过程中,精神需要高度集中。对于现在大多数90后来说,他们的个性非常鲜明,不再像老一辈为了追求基本的温饱,只看工资,也不愿意局限于某个领域。他们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他们在择业时也越来越注重面子。
高工资背后全是“套路”
人们出来打工,唯一的目的就是赚钱,因此,高薪对每个求职者都有强烈的诱惑。一些企业为了招工,人事部门会采用一些招聘手段。例如所谓月薪只是个噱头,当你想拿到月薪七八千,就需要不断地加班。据了解,70%以上的货车司机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40%的货车司机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此外,大多数企业的待遇也不完善,很多底层员工没有五险一金,也没有双休,一般都是轮休或所谓的调休,很多人表示一天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还累死累活的没有归属感。最后,有些工种对技术熟练程度有一定要求,企业招聘了一批新人进来,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工作,对年轻人来说,时间成本太高,所以他们不愿意进工厂。
其实,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恰好“一语道破”了招工难的原因:企业招不到人,一是钱不到位,二是干得不开心。
年轻人都去哪了?
虽然目前制造业经济不景气,但服务业仍在蓬勃发展。比如网约车、外卖、快递等虚拟经济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年轻人的需求。许多年轻人选择在快递和外卖行业工作,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时间多劳多得,只要他们足够努力,就能得到“看得见”的丰厚报酬。
据央视财经报道,我国快递业从业人员已超过0万人,餐饮外卖员总数已超过万人。年的疫情更是加剧劳动力产业间的移动,据某平台曾发布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两个月新增骑手58万人,其中制造业工人占比为40%,成为新骑手的主力军。大多数外卖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在26岁到30岁之间,也就是90-95后。
满大街都是送外卖的年轻人,而工厂、货车司机的年轻人却寥寥无几,以前的“铁饭碗”如今变成了“低等工作”。就连著名实体企业家曹德旺也表示:“不懂年轻人的想法,放着工厂的工作不做跑去送外卖,互联网公司要招大学生,两三千元都愿意进”。此外,曹德旺还说:“中国人、企业过于急功近利。”
这两个行业要想吸引更多的年轻人,首先要改变目前工资低、工作强度大、福利保障少的现状。要让年轻人在工作中有归属感和获得感,愿意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干,此外,还可以提供丰富的业余生活,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等等,来缓解“招工难”现象。
本文由商媒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