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被收拾了,小鱼是不是就一定有机会了呢?
文:中外管理任慧媛责任编辑:胸怀天下
过去几年,互联网独角兽们在最好的时光里拔足狂奔,如今却在最严监管风暴下如履薄冰。
7月4日晚间,滴滴出行、满帮(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等美股互联网科技公司刚刚经历了国内监管层的“高规格”审查。其中滴滴出行App因为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直接从应用商店被下架。运满满、货车帮和BOSS直聘三款App也在审查期间停止了新用户注册。
紧接着,7月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下架“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的通报》,“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也被责令下架。
一周之内,两记重拳。而这,并非突如其来,早在两个月前,8部门就曾因定价机制和抽成问题联合约谈了包括滴滴出行、满帮在内的10家网约车平台,并限时整改。
今年央视“3.15”晚会也曝光了智联招聘、猎聘、前程无忧求职者简历被泄露问题,这些简历大量流入网络黑市,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精准诈骗。
不过,之前“限时整改”一般都会有宽裕的时间去“整改”。这一次则是直接下架和停止注册,堪称历来最重的拳了。
重锤为何抡向赴美上市企业?
可以看到,此次被严格审查的三家公司均是上个月刚刚赴美上市的企业。6月11日,在线招聘平台BOSS直聘登陆纳斯达克;6月22日,满帮集团登陆纽交所;6月30日,滴滴出行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究竟为何要审查这几家赴美上市的企业?
从企业行业地位来看,这几家企业均属于行业龙头,地位举足轻重。“运满满”与“货车帮”隶属满帮集团,这家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货运调度平台,被誉为“货运版滴滴”。BOSS直聘则拥有招聘行业最大用户规模,以“移动+智能匹配+直聊”模式,通过数据智能匹配候选人和老板。
而作为网约车行业的巨无霸,滴滴出行的日单量高达万单,已经接近线下出租车市场近一半份额,整个网约车行业占比90%,长期把持行业话语权。而这一地位是滴滴用4年时间巨亏,挥霍亿补贴用户,进而吞并快的,直至拿下优步中国打败所有竞争对手后建立的网约车帝国。
这几大行业龙头均属于撮合平台,而撮合平台势必会触及到用户数据收集。因为互联网的产生,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局限,b2c的模式也将全国的消费者绑到了一起。只要做到这个行业的龙头,庞大的数据瞬间变得唾手可得。国家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反复约谈互联网企业。7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到:掌握超过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很显然,巨头们的用户远在万之上。
当这些互联网企业携带收集的大量数据赴美股上市,数据安全也成为了国家之间实力博弈的重要战场。投资了满帮集团和BOSS直聘的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地缘政治的波动可能会使科技公司在美国上市的风险增大。也就是说,中国科技公司登陆美股市场将面临来自美中两国的地缘政治和监管风险。以后到海外创投的国内互联网企业将会更加的谨慎。
而对于赴美上市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力度又为什么是6月份开始加强?不妨看看6月1日正式生效的《数据安全法》,它不仅建立数据分级制度,界定国家核心数据及重要数据,还对重要数据及个人信息的跨境流动做出原则规定。
例如,对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规定了重要数据出境的事前安全评估的要求。这意味着,类似滴滴这样被界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同样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