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生产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蓝牌新规,其中对自卸式货车的要求有:货厢内部宽度不大于mm,车辆总长度应小于等于mm;后轮应采用单胎结构,后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不超过mm(公制)。
按照新规要求,蓝牌自卸车将会在原有尺寸上直接缩小一号,而调整货厢宽度、车辆长度对于厂家和市场来说,难度和影响都不算大,最“致命”的,是后轮必须使用单胎设计。
后单胎设计不安全
我们知道,以往的蓝牌自卸与普通轻卡一样,车身长度在6米内、货厢宽度在2.4米内,基本上都是能上牌的,轮胎数量也一样,前轮使用单胎,后轮是使用双胎。如今要求蓝牌自卸车后轮改用单胎,且先不说车辆承载力将会下降多久,安全性就有待考量。
货车后轮之所以采用双胎结构,主要是因为其自身质量大、载重大的车辆属性,双胎后轮可以增加受力面积,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而蓝牌自卸车多用于运输建筑材料、农用物资和农产品,多行于丘陵山区、施工工地、农村乡镇田野等路况差的场景,对轮胎的冲击力较强,单胎设计容易出现爆胎、侧翻,事故发生率高。
其次,单胎面积小,对地面压强大,当自卸车在施工工地、农村田间地头这些非水泥路的工况使用时,车轮很容易陷入地面使车辆无法行驶。同时,单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也小,车辆刹车效果会被减弱,雨雪天气出行时,安全隐患大。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池建美提议“蓝牌新规个别条款不够科学”,其中便提到了蓝牌自卸后轮采用单胎的安全性问题,并给出了以下建议:
“允许总质量小于等于4.5吨的轻型自卸汽车后轮使用双胎结构,但配装轮胎型号采用GB/T-《载货汽车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标准中该型号最大层级时,负荷能力不能超过总质量的1.4倍,否则只能安装单胎。”
蓝牌新规治理轻卡“大吨小标、超限超载”乱象的初衷是好,但也要考虑到车辆的实际使用场景。
波及面广无一幸免
回到承载力的问题上,如果说限制货厢宽度、车辆长度是在限制装载能力的话,那后轮双胎改单胎,无疑就是直接地、一刀切地限制了蓝牌自卸的车辆承载能力。很好理解,双手可以很轻松地抬起一桶水,而单手也能抬起,但会很吃力,一不小心还容易摔倒。
对于经销商而言,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蓝牌自卸车型都不符合规定,毫无征兆的“严规”打了车企一个措手不及,加上现阶段用户不买账,未来一段时间里,将会面临无车可卖、有车卖不出去的局面。
对于用户而言,货厢容积小、承载力小、安全性弱的新蓝牌自卸车已没有什么利润空间,轻卡市场正在被整顿,转到其它领域处境似乎也不会有好转;转向黄牌自卸方向的话,自己驾照得升级,路权又没蓝牌的好,完全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新规下的蓝牌自卸车使用场景也将会发生变化,不太适合再在蜿蜒的山区道路上运输水泥、红砖、钢筋等重载货物,更偏向于城市内的小规模建筑垃圾清运。而原本一辆自卸车就能运走的砂石,现在可能需要两车。
前小后大的轮胎新趋势
巧妙的是,新规规定轻型货车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不超过mm(公制),后轮采用单胎的,后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不超过mm(公制),也就是说,蓝牌自卸车的后轮是可以加大的,是可以比前轮大的。
再看要求的轮胎负荷不大于总质量的1.4倍,也就是前后轮总负荷不超过6.3吨,就属于合法轮胎。因此,车企可以在合规的范围内“自由组合”,给蓝牌自卸车争取最大的承载能力,前小后大的轮胎设计,或许就将会成为新蓝牌自卸车的主流方向。
在工信部第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的3台合规蓝牌自卸中,我们也发现,产品型号为SSFDDJ41DS的时风自卸轻卡轮胎种类就非常丰富,前后轮共有9种组合设计,前轮尺寸采用的均是轻卡常规的7.00型;后轮为单胎设计,有4组采用了规格,其中层级最大的为“8.25R16LT18PR”。
可以看出,在蓝牌自卸后轮单胎设计的要求下,想要车辆实现更多的承载潜力,就只有在后单胎的承载系数上下功夫了。
○图丨时风风顺自卸轻卡
不过前小轮后大轮的新式蓝牌自卸车,投入到实际应用中表现会是如何?原先的承载能力是否还在线?又是否会引起新的超载风波?还尚待考察。
编后语
新规对于自卸车的要求目的很明显,就是从厂商设计这一源头上杜绝超载蓝牌自卸的诞生。当下整个轻卡市场还正处于蓝牌新规的“过渡期”,未来谁是最大赢家还是个未知数,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大吨小标、超限超载”乱象会大幅减少,市场将逐渐规范化,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道路发展。
对了,提醒下将来驾驶新式蓝牌自卸车的卡友,出车时记得要带上两个备胎,一大一小的那种。(文/张曼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