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货车 >> 货车类型 >> 正文 >> 正文

沈阳工会组织争先锋作表率

来源:货车 时间:2023/6/19
北京医院皮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1252.html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认真落实市委和上级工会部署以及“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任务要求,锚定“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目标,紧紧围绕服务振兴发展、服务职工群众谋划推进工会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拓创新,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了工会价值、彰显了工会担当。

  组织逾万名劳模(职工)志愿者

  投入余万元,助力疫情防控

  面对本轮新冠疫情,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坚持高站位、快行动、强统筹,紧急投入余万元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全市13个区县(市)总工会累计筹集防疫专项资金余万元,用于社区(村)及重点部门疫情防控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深入社区、医院、交通卡点、隔离宾馆等场所,慰问防疫一线的职工群众。同时,发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踊跃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市总机关和沈工服务中心73名党员干部组成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承担无物业小区值守任务,91名干部职工参加所在社区志愿服务;各区县(市)及产业工会余名工会干部投身防疫一线;动员近百支劳模志愿服务团队、逾万名劳模(职工)志愿者,深入街道乡村、社区学校、重点街路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卫生消杀、秩序维持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缓解疫情防控压力作出积极贡献。

  开展“主题月”活动

  办好十件实事,落实重点工作

  全市工会组织深入实施“五项工程”,推动构建“六个体系”,创造性开展“主题月”活动,扎实推进十件实事,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重点,集中推进建会入会工作,铁西区总工会利用在冷库、水产市场、高速路口等点位防疫站岗的契机,为货车司机一并送上防疫包和建会   集中力量推进“劳模精神在社区”志愿服务行动,着力塑造沈阳英雄城市形象。在首批个社区建成劳模事迹宣传设施,铁西、法库、苏家屯、大东、皇姑等地区的“劳模墙”建设进展快、覆盖广、质量高,成为“两邻”社区建设的一道风景线。

  克服疫情影响,全力推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和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体检,康平、和平、皇姑、法库、辽中、苏家屯等地区的工会组织领导有力、执行任务坚决、实施措施有方,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目前全市已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个,完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体检超过名。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践行“两邻”理念,打造工会品牌

  年初,市总工会提出项目化推进重点工作以来,通过市、区县(市)及基层工会三级联动,第一批重点项目已陆续实施,全会“一盘棋”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启动部分郊县工人文化宫新建和改造项目,辽中区工人文化宫已正式开工建设,法库县工人文化宫改造项目进入招投标阶段,康平县工人文化宫新建项目正在履行报批程序。

  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和平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共享职工之家和沈北新区正良街道共享职工之家投入使用,进一步拓展了工会组织践行“两邻”理念的服务渠道和实践路径。重点面向生产型企业、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的车间班组推进工间活动站建设,上半年各区县工会共申报工间活动站61个。实体化一站式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法库县、和平区的调解中心先后启动建设,为源头化解劳动关系矛盾搭建了平台。

  和平区总工会

  返还企业工会经费

  0余万元

  和平区总工会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返还企业工会经费0余万元,惠及企业余家。积极助力疫情防控,向个社区拨付防疫专项经费万元。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巩固传统领域建会入会,上半年新增基层工会组织41家,会员增量人。践行“两邻”理念,参与基层治理,选择10个试点社区开展劳模进社区、进小区、进家庭“三进”活动。在全国最美职工书屋——“好好学习”书屋成立沈阳市首家外卖配送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吸纳会员余人。启动名新业态劳动者免费体检行动。

  沈河区总工会

  打造“15分钟劳模志愿服务圈”

  沈河区总工会组织开展31场“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主题大宣讲活动。深入开展新业态建会入会专项行动,全区独立新建工会组织67家,发展会员人。设计了10余个竞赛项目,促进职工队伍能力素质全面提升。持续开展全区三级劳模服务体系扩面建设,以沈河区劳模工匠实践中心为载体,打造了全区劳模工匠的培训基地、练兵基地、传承阵地等。在街道层面,结合辖区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在社区层面,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劳模墙”,形成“15分钟劳模志愿服务圈”。

  铁西区总工会

  开展弘扬

  劳模精神系列活动

  铁西区总工会开展弘扬劳模精神系列活动,强化了兴工九委、工人村三社区等10个社区的“劳模示范墙”建设,组织了名国家、省、市级劳动模范,深入到燕塞湖等个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四零”“两邻”等建设,充分发挥劳动模范作用。开展了“百名劳模进百个社区讲千场故事”“铁西人讲劳模故事”“劳模园里讲劳模”等主题宣讲活动。加强对富运冷库专区、盛发水产市场货车司机入会工作,做到防疫、建会两不误。新建工会组织42家,新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人,新增实名制会员1.4万人。为名女职工提供“两癌”筛查服务。

  皇姑区总工会

  发挥尉凤英事迹馆思想教育阵地作用

  皇姑区总工会通过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尉凤英事迹馆思想教育阵地作用。与沈阳师范大学党委签约,共建“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基地”。沈阳市关工委在尉凤英事迹馆举行“尉凤英工作室”授牌仪式。事迹馆作为弘扬劳模精神的新时代红色打卡地,已经凸显出思想教育阵地作用。采取“五项举措”,开展新业态劳动者体检工作,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区进行“劳模精神在社区”志愿服务行动试点工作,11个社区以多种形式宣传劳模事迹,开展志愿活动。

  大东区总工会

  着力打造“特色社区职工服务站”

  大东区总工会多渠道开展稳岗就业工作,为汽车城7家企业个用工岗位申请参加网上招聘活动,助力企业解决用工难题。组织名工会会员参加职工互助保障。深入推进集体协商工作,新签、续签集体合同25份,补充协议3份,全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与职工权益维护和谐统一。全力打造3家“示范社区职工服务站”、20家“特色社区职工服务站”、一家“先进社区职工服务站”,将工会元素、服务品牌融入基层治理。全力推动社区“劳模墙”建设工作,让劳模精神释放“两邻”新效能。

  沈阳高新区、浑南区总工会

  打造户外劳动者

  “半小时服务圈”

  沈阳高新区、浑南区总工会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工程,提高职工的幸福感。建成京东物流等3个户外服务站,采取“工会+”模式,打造户外劳动者“半小时服务圈”,切实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难愁盼的问题。浑南区劳动争议调处中心运用“五有”“四个一样”机制,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评选为“年度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与泰康养老辽宁分公司合作,将“新冠肺炎”纳入工会保障范畴,最高保障10万元。

  于洪区总工会

  扩大新就业形态

  劳动者入会

  于洪区总工会坚持调研摸底,扩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吸纳名网约车司机、大货车司机入会。为确保全区各街道、社区工会疫情防控期间的经费支出,区总工会为全区个社区下拨了万元专项资金。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为全区名职工办理了互助保险。开展为期2个月的“两送”活动,先后为全区62家复工复产企业、3.8万人次职工进行了核酸检测采样和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

  苏家屯区总工会

  开展“为户外劳动者撑起保护伞”活动

  苏家屯区总工会新建独立基层工会30家,吸纳会员人。其中新增新业态劳动者会员人。开展系列走访活动,走访慰问苦脏累险艰苦行业人,发放常态化送温暖资金6.2万元。疫情防控期间,走访慰问参与防疫、抗疫工作一线的单位20家。苏家屯区职工服务驿站开展了“为户外劳动者撑起保护伞”活动,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员、交警辅警等0名户外工作者送上雨伞。广泛宣传“两邻”理念,社区服务工作联合工会(行业工会)特别定制迎新春款中国红底色“两邻”口罩2万只,捐赠给全区56个社区名社区工作者。

  沈北新区总工会

  建立劳动争议

  调解“双环”机制

  沈北新区总工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双环”机制。在建立工会—人社—法院闭环式“外环”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内环”机制,形成“双环联动”机制,内外共促,畅通案件办理渠道。将为1名新业态劳动者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运用共享思维,建设新时代职工之家,完成“正良街道新时代共享职工之家”建设,实现20余个活动专区阵地共享、10余个部门资源共享、余名职工服务共享、社区及群众成果共享的良好氛围。

  辽中区总工会

  推进农事企业

  建会入会

  辽中区总工会组建5支宣讲小分队,深入一线企业进行宣讲20多次,参与职工人数多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对8名劳模、先进人物进行宣传,在蒲西街道4个社区设立劳模展示墙。以全国劳模王硕为代表的25支劳模志愿服务队,深入防控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并捐款捐物。与人社部门配合,组织相关企业和有就业愿望的下岗职工参与“春风行动”,达成就业意向人。筹建11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逐步为20家企业建设职工之家服务阵地,扎实推进农事企业建会入会工作。

  新民市总工会

  开展建会入会

  攻坚行动

  新民市总工会为33家社区工会拨付防疫专项经费99万元;为乡镇街道工会拨付专项防疫资金14万元。组织常纯江新时代劳模志愿服务队等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共有3余名工会干部职工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开展集中建会入会攻坚行动,重点做好新业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新建会入会企业25家,新增会员人,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人。   法库县总工会

  投资余万元

  建设职工之家

  法库县总工会推动建会入会工作,新建单独企业工会28家,指导55家企事业单位换届选举,新发展工会会员0余人。组织机关15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主题宣讲20场次,宣讲辐射职工余人。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法库春季招工招聘大会”。提供就业岗位余个,帮助余名求职者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将投资余万元,在县经济开发区(辽河园区)、吉祥街道边门社区、十间房镇、孟家镇、冯贝堡镇、包家屯镇等分别建设集文化、体育、健身等活动一体的职工之家,为全县范围内职工群众提供文体活动空间。

  康平县总工会

  助力书香社区建设

  康平县总工会完成10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目前已为名新业态劳动者免费体检。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专项行动,成立沈阳九汇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等4家新业态劳动者工会组织。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建“女职工关爱室”2家;助力书香社区建设,在向阳社区等8个社区建成“社区职工书屋”,助力提升社区为民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劳模墙3处,在盛康社区建立一个以市劳模韩秋英领衔的社区劳模工作室,打造了劳动模范联系职工群众、开展社区服务的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