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冕财经
作者:王静仪、李皙寅
编辑:施智梁
正月初一晚到现在,陕西卡车司机杨冰已经拉了六次货往返湖北,有时是口罩、有时是蔬菜。
在湖北几乎“封省”的情况下,像杨冰这样几十万运送应急物资的卡车司机显得格外重要。“我开得快一点,市民就能早点戴上口罩”,这辆九米六的大卡车,以前只是杨冰全家四口的生计来源,如今在疫情期间寄托了更多盼望。
赶路时,杨冰每天只睡一个小时,卸货之后才能在驾驶室里好好地歇一觉。二十天里,他吃了九箱泡面,酸菜味、红烧味、香菇味,一样买一种,换着吃,他好久没吃过青菜和米饭了。
去过湖北的人都被视为隔离对象。有时,即使杨冰有收货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具的特别通行证也不顶用,交通部下发的畅行通知抵不过基层执法者的小心翼翼——带着一车急需的物资,杨冰们被要求在高速服务区内自我隔离几天。交警为驾驶室贴上封条,于是一群中年男子们,几天吃住都在一平米里。
▲杨冰往返于各地的通行证和红头文件/受访者供图。
好在隔离期没有发烧也没有咳嗽,杨冰继续上路。疫情结束之前,他都不打算回陕西老家了,估计回去就得隔离,不如多送几趟货尽尽心意。一个有良心的司机都会这么做的,他这么说。
除了泡面就是乌江榨菜
杨冰今年三十一岁,已经开了十六年卡车。正月初一晚上,他在货车帮软件上看到一单从广州运送捐赠物资到武汉的订单。他没多想,接下了,“大忙帮不上,咱就是拉货的,尽一点心意。“
要运去武汉的是口罩和消毒水,来自企业捐赠。杨冰觉得大家都在做好事,于是钱也不愿意多收。按往常过年时的标准,这样一单的价格是或者,这次杨冰只收了,扣掉油费和必要的开销,他算了算,能挣,不到往年的一半。
司机不挣钱,但是催货的人更急了。赶路的时候,杨冰每天只睡一个小时,他掐过自己,拿手打过自己的脸,实在困了,就把车停在服务区,用凉水洗个头洗个脸,然后继续赶路。“你开得快一点,市民就能早点戴上口罩”,这是一个接货人和他说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连续开车4小时就算疲劳驾驶。但是在这样的时期,几乎没有一个运输应急物资的卡车司机不在透支体力精力,向着目的地星夜兼程。
二十天了,他几乎没下过车,困了睡一会儿,饿了就拿出一桶泡面来吃。他已经吃了九箱泡面,酸菜味、红烧味、香菇味,一样买一种,换着吃。
有的卡车司机带着锅碗瓢盆,路上还能做饭,杨冰什么也没有,“只要有开水泡面就不错了。”有的路段服务区不营业了,他连热水都打不到,就用车里冷的矿泉水泡面。除了泡面就是乌江榨菜,他已经好久没吃过青菜和米饭了。
到了卸货的地方,杨冰也不下车,一般到了收费站他就被交警拦下来了,然后等收货人派车来接。他第一趟去武汉,尽管戴了口罩穿了防护服,收费站的交警为了司机的安全,不让他进城,也根本不让他下车,等到收货人自己从城内派车来收费站交接,再打个收条,他的任务就完成了。
00:08▲一米平的驾驶室,是杨冰“自我隔离”时仅有的空间/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车就是家,家就是车”,杨冰在驾驶室里不挪窝。刚把几十箱口罩和消毒水送到了武汉,他在临近的服务区睡了一晚上,然后空车返回出发地广州,第二车准备运往武汉的物资已经在等着他。
年汶川地震时,他曾运送物资到灾区,“路上可能遇到塌方或者余震,什么情况都会发生,比武汉还危险。”
防病毒还是防司机?
杨冰家人到现在还不知道他去了武汉,妻子和两个孩子以为他在北京跑车。
昨天晚上他接到媳妇的电话,那边千叮咛万嘱咐:“你可千万别去武汉,如果老师和学校知道你去过武汉,以后孩子们去上学都没人要了。”
杨冰觉得媳妇说得太夸张,但他还是默默删掉了第一次往武汉拉物资时、在快手上发的小视频,“我怕别人知道我去过武汉,好心的人说声好,不好心的人得报警隔离我。”
理论上,杨冰没有进过湖北——他的车到了收费站外就停下来了,只在高速各个服务区之间漂流。在体温正常的情况下,他不必被隔离。
▲设在高速路口的隔离路障/受访者供图。
根据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2月12日发布的通知,对短期向湖北省等疫情重点区域运送物资、但未进入武汉市的司乘人员,经过体温检测符合规定的,在采取戴口罩等必要防护措施的前提下,不得采取隔离措施。
但是基层执法者总是更小心。一次他从湖北仙桃装了一车口罩,准备拉到四川达州市政府,仙桃是重要的医疗防护物资产地。
他的车身上留了第一次去武汉时贴的大红横幅,“广东XX凉茶支援武汉”,车前面是“武汉加油”,后面是“中国加油”,这横幅引起了达州收费站的警觉。
“你从哪里来?”
“湖北过来的”。
交警当时就往后退了几米,杨冰有点委屈:“我一没犯法,二没盗窃,就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干嘛这么看我,都像躲瘟疫一样躲着我。”
尽管达州市防疫指挥部为车上的这几十万只口罩开具了特别通行证,”他们一天给我打三十个电话,问我口罩到底什么时候能到“,交警仍然要求杨冰在服务区内原地隔离。
服务区的售货员不敢和杨冰接触,他买不到吃的,没办法,只能把横幅扔掉,开到下一个服务区才吃上东西。住的地方也不敢想,“哪个宾馆敢接待我,都是吃住在自己车上。”
杨冰在服务区自我隔离了四天,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吃住都在一平米的驾驶室里。“基本上身体素质差的人一两天都出来症状了,我跑了20多天了身体还不差?”好在没有发烧也没有咳嗽,他继续上路。
▲在高速路口设点执勤的工作人员/受访者供图。
有通行证也不一定能一路畅通无阻,几乎所有去过湖北的卡车司机都遭遇过杨冰的困境。有人送了一趟就回了老家,在高速出口不被允许下来,被迫“漂流”;有人顺利回到了村里,连人带车被隔离在了田野上,一日三餐由家人送饭过来。
也有司机运气好,出发时有交警敬礼,从湖北回来后直接开到老家的集中隔离中心。不过疫情结束之前,杨冰都不打算回陕西老家了,回去就得隔离,不如多送几趟货尽尽心意。
”本次疫情下,无论是物资采购、物流运送等方面,民间力量均迅速响应,但仍显得缺乏章法。令人遗憾的是,汶川地震以来积累下的灾害救助经验,没能完整地继承下来。“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创始人郝南告诉出行一客。
年汶川地震发生,医院医生郝南作为志愿者前往四川。他发现爱心人士和捐赠物资甚多,但由于政府和民间力量之间的救灾信息不对称,物资大多滞留成都,一时无法进入汶川,情况颇为凌乱。
“一个有良心的司机都会这么做的”
疫情期间,去武汉的订单价格比以往高了不少,但响应的司机不多。杨冰不愿意多收钱,甚至比正常的价格还低一点,“咱就是做公益了,一个有良心的司机都会这么做的”。
虽然收入没涨,物价在涨。“现在就算只是吃泡面喝矿泉水,一天吃饱都要。”他这趟从四川广汉送蔬菜到武汉,出发前在服务区,用块钱换了7桶泡面。
春节过后是传统的旺季,以前杨冰至少能赚一万五六。尽管他从来没有像这段时间这么忙过,每天路上只睡一个小时,但钱还是赚得少了,出来跑了二十天,他赚了一万出头。
像大多数卡车司机一样,杨冰的车轮上跑动的是全家的生计。媳妇不工作,专心在家照顾两个孩子,他每个月要还车贷、养四口人,“说压力不大是哄人的。”
车贷是元,这个数字他记得清清楚楚。本来以为月供在疫情期间能往后推,但是前两天钱款还是被按时刷走,金融公司告诉他,“不打月供,你的征信就被会拉黑”,他没有商量的余地。
由于疫情期间司机无法开工,众多主流商用车厂家都出台了可申请延期还贷的政策。比如一汽解放宣布,受疫情影响的用户可申请阶段性延期还款,并且为向疫区运输物资的解放车辆提供免费维修、救援和一次保养。
但杨冰没有申请到延期还贷,”经销商都还没上班呢,都不知道往哪里联系。“
也有意料之外的关怀。杨冰所在的司机社群“卡友地带”得知他志愿运送物资到湖北,帮他买了一份医疗保险,如果身故或者住院可以获得赔付。保费元,金额不大,可他挺感动。
▲杨冰运送的某一批货物/受访者供图。
为了志愿者的安全、为了志愿行动的可持续,也已经有基金会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