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货车司机市场调查报告》,过去一辆货车往往有两个驾驶员轮流开车,每个人工资~元,现在由于养不起两个驾驶员,只留一个驾驶员,工资稍微加点。加上各地疫情管控措施原因,疫情区域运价有所提升,但接单的司机也是比较少,因为过去了,货车司机最少半个月不能工作。其他无疫情区域变成为了司机聚集的位置,这样一来就出现了2级分化,有疫情区域运价节节上涨,无疫情区域运价越比越低,在这动态的供需关系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的是货车司机,需要不计成本地活下来。
某物流公司老板表示,他的公司自己养了7台车,签约了近20家货主企业,有武汉到广西、昆明两条固定线路。虽然疫情导致货量有一些下降,但总体而言,货源还是很稳定的,比散户的境遇要好很多。
与此同时,开9.6米货车的韩师傅也谈到,现在外面的运价虽高,但是拉一趟货很可能就要隔离14天,等于一个月最多只能拉两趟,算下来也不合适,所以宁愿以公道的价格去服务老客户,也不愿承担未知路途的风险。
由于货车司机分散、自发性的缺陷,受环境、市场信息等因素制约,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对市场判断失误,从而混乱地进入市场。对货车司机而言,当前要注意与合作过的客户保持动态沟通,尽量建立稳定的运输关系,并把原本在散乱的熟关系中进行的交易变得更加正规化,切忌不明就里,一哄而上。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要抓住这个时期解决运力短缺的问题。过去,运力供应链的目标是追求成本和效率,而现在,运力供应链的目标从成本维度跨越到了安全维度。物流企业只有与时俱进,加强运力供应链建设,才不至于被时代所抛弃。当下,由于市场极其不稳定,简单的「车货撮合关系」已基本失效。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如果选择稳定彼此的关系,无疑是从容跨越周期的一种明智方式。
一方面,往返路线、时间、车次频率固定,可以将双方因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从防控风险的角度看,固定线路也极大程度上规避了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在无情的疫情或不可抗力事件面前,双方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只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迎难而上,共克时艰。
可以看到,当下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的稳定关系,成为了运力组织难题的最优解。而放到更长远的时间里来看,货量和运力供需不平衡情况将长期存在。僧多肉少的公路货运市场,结伴同行会走得更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