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货车 >> 货车类型 >> 正文 >> 正文

异乡卡车人,远在他乡的孤独与坚守

来源:货车 时间:2023/6/14

城市,异乡卡车人梦想的起点,唾手可得的工作、发家致富的机会。

城市,异乡卡车人希冀的第二个故乡,然而居住、医疗、教育以及挥之不去的乡愁,总是提醒着他们“异客”的身份。

城市离他们很近,也离他们很远;城市小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可能有困难,可城市大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

下文通过泉州一支城市车队的兴起和发展,向我们展现了异乡卡车人与城市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安心微视角:异乡卡车人

作者:广州国通驿站驿站长甘爱国

年5月,河南省焦作市卡车司机石斌师傅,来到福建省泉州市。他想找卡车人张义,帮忙一起追讨运费。

这笔运费是石师傅在年10月,从福建晋江到新疆库尔勒一整车建材运费元。半年多来,石师傅通过各种方法周旋,货主还是一直无理由拖欠。

在卡车平台上,石师傅了解到福建泉州卡车人张义,为人非常热情,务实肯帮人,慕名前来。在卡车人张义和田巧惠共同帮忙下,仅仅两天的时间,石师傅拿到了全部欠款。

城市离他们很近

39岁卡车人张义,籍贯安徽宿州。年,张师傅从老家来到福建泉州。

来泉州的目的很简单,刚结婚,又添了一个女儿,生活压力大。趁着还年轻,出来闯闯,让一家人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很快,张义就在当地超市的找到了一份工作,装卸货物,并且帮忙管理超市的一些琐事。

张师傅为人直爽,做事勤劳,他很快得到超市领导的认可。因为超市生意红火,店里的采购员鼓励张义去买车,帮超市拉货,可以赚更多一些钱。

年7月,张义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3.8米的小解放,正式成为一名在泉州市奔跑的异乡卡车人。

张义说:选择来这个城市开卡车,除了勤奋,我还有善良。

老家来自河南新乡的王永平师傅,从事卡车工作4年,今年42岁的他,也在泉州生活多年。

王师傅曾经从事过搬运、修理等很多零时工作。因为家庭开支越来越大,他希望卡车工作的收入能改变他们的生活困境。

31岁的卡车人刘林飞,他的故乡在四川达州,来福建福州已有11年之久。

年,刘师傅在电子厂上班,生活圈子很简单。头脑灵活的他不甘于墨守成规的厂里上班时间,也在6年前选择了卡车生涯。

他经营的是4.2高栏车。跑车范围固定在福州周边。

城市,对于每个有梦想的异乡人来说,工作机会似乎唾手可得,不需要任何门槛。

异乡卡车人的黄金时期

回忆刚买车的那几个月,张师傅说,确实比较忙,到了第二年,超市慢慢的扩大规模,自己的车,已经完全不够用。

于是他和当地的三个好朋友、老家的四兄弟,还有两个表弟,一共10多位亲朋好友,陆续加入了卡车行业,专门为超市配送服务。

年,张师傅换了一部江淮新车,随之喜事接踵而来。他儿子出生了,超市规模也扩大到了顶峰时的17家,而他们的9台车配送运输,初步形成规模。

常年合作的关系,连锁超市的老板非常信任他。安排车辆进度、工人上班等,都是张师傅在管理。他同时还担任采购和收货的代班工作。更有时候,没有搬运工,他也去代班。

年到年,张义他们度过了异乡卡车人黄金时期。

几年时间,张义他们由过去的几个人发展成为庞大的异乡卡车人队伍

一夜间,他们全失业了

年,网络购物时代全方位来临,超市的老板洞察到普通销售行业危机,重点转战投资房地产。

后来,由于超市管理方盲目扩张,导致资金出现问题,张师傅他们合作过的三明、邵武、晋江等市超市被查封。

一夜之间,张师傅他们也全都失业。

主体运输业务失去后,张师傅他们只得继续找些绿通跑。最多的就是从漳州拉香蕉回泉州,一天勉强有-元收入。

尽管短途绿通收入和之前超市配送有差距,张师傅他们还是努力做好每一个单。绿通高峰期,货量多的一天,张义要安排10多台车,专跑福州到漳州一带水果绿通。

由于张师傅为人热情、正义、肯帮忙,大家都信任他,一致性推荐他来做车队长。

从超市合作到市场接散单,从个人到车队,抱团取暖方式的生存和发展,看起来一切顺势而为。

异乡卡车人车队的车多了,无形的资源也自然形成。车行、保险、检测站二手车市场的也找他们合作相应的二级业务。

张义他们从超市顺利过渡到社会卡车市场。

故乡与异乡

城市乡愁

每年到年关回家,是异乡卡车人一族最开心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常年在外生活,一年中所有的辛苦劳作和压力,都在和亲人的短暂团聚时光里缓解和消失。

张义每次回到老家安徽宿州,他的奶奶总是不舍一对曾孙儿女。在家时,老人家总是泪眼婆娑的要求他们多住上几天。

王永平师傅的太太和三个孩子都在河南新乡老家,平时都是靠视频聊天缓解思亲之苦。王师傅总是把对孩子的各种想念,全部写在了他的朋友圈。

刘林飞师傅由于父母、太太和孩子都在福州。考虑到每次回家开销太大,为了节省。他们一家大小,会选择几年回一次老家。

他说,尽管这样,在福州过年的日子里,心中总是伴有空荡荡的乡愁。

城市离他们很远

相比家安在当地的卡车人而言,异乡卡车人有更多困境和苦衷。

医保是异乡卡车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很多在城市的异乡卡车人,没有买相应的城市社保,无论是感冒还是等其他的治疗费用。他们只能选择自费。怕生病,是卡车人时常担心的一个问题。

搬家是异乡卡车人的常态。

比起王永平师傅一个人在城市开车的生活,年轻的异乡卡车人刘林飞经常为搬家烦恼。在福州几年,他搬了7、8次家,一年至少要搬一次。

因为开车赚到的钱有限,刘师傅一家人常常因为租住地拆迁,房东不定期涨价等原因搬家。同时,城市快速发展,一些卡车人的租住地被政府纳入货车禁行区域,造成卡他们回家不方便,也成为不少卡车人搬家的原因。

公立学校,对异乡卡车人的孩子来说,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梦想。

由于户口、居住证以及房子等诸多原因,他们只能选择教育和学习环境一般的私立学校。尽管是条件很一般,但孩子每学期的报名费也至少是元起步,稍微好点的私立学校,学费都是以万元为单位。

因为高昂的学费,卡车人王永平,只能选择让自己的太太带着三个孩子,在一千多公里老家河南新乡读书,自己独自在泉州租房为生活打拼。

在某学校门口,一位卡车人,带着他的孩子在咨询当地学校,被拒之门外

日益缩小的生存空间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部,位于东海之滨。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属于海上丝路的千年古城。

从年首次到泉州到现在,卡车人张义见证了这座沿海城市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亲身感受到,异乡卡车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卡车人王永平说,前两年短途业务应接不暇,他很难有休息的时间,每天的收益维持在元—元幅度。最近两年,他接单数量越来越少,而且很不平均。休息是常态。

近段时间,王永平帮一家运输菜品的公司做配送,全程60公里,对时效有严格要求。每天可以获得到元的收入,他形容这是大单。而这些收入包括了货车的投入本金,以及王师傅的吃饭、租房的开销。

张义师傅也说到,今年确实有一部分车队司机,因为生存空间有限,回到家乡改行做水电工、装修或投入其他行业。

理论上,社会在不断发展,商品流通需求总体量也在增长。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如此,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全社会货物运输达到亿吨,其中公路运输.9亿吨,占了76.9%,比去年增长了7.4%。

然而,与城市、货运一道发展的,还有城市车队。城市车队的日益增多,间接上也导致像张义这样异乡卡车一族运输业务量的下滑。

南方某车队管理人员陈先生说到:重型货车生产厂家,近年来市场供大于求,一般的车队,只要基本的资产评估和担保,厂家提供车队的货车,几乎都是零首付。车队的形成难度,主要重点在后期招聘卡车司机上。

一般车队招聘司机方式,还是合股制度居多。即卡车司机支付3万元左右的入股金额,收益即可和车队共同享受分配。

在一天跑车工作结束后,异乡卡车人总喜欢聚集一起,喝上三两口小酒,互相分享跑车经验。

困难前,第一个伸出援手的人

面对困难,这群异乡卡车人互帮互助,永远愿意在困难面前,做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的人。

卡车人张义说:“从没想过要怎么样,就连做车队队长,融入卡车平台等等,都是兄弟们推着走到了这一步。”

他形容自己从没感觉到比别人优秀,只是比较热心,愿意受苦,不怕辜负而已。

同时他说到,现在的卡车人,都有颗愿意帮助别人的心,只是被社会的冷漠封存了,导致他们可能有过短暂的漠视,甚至袖手旁观。

他希望把藏在卡车人心底的那份热情带动起来,成为所有困难面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的那个人。

无论在深夜,还是下雨天的高速服务区里,卡车平台APP上,记录了张义他们无数个救援镜头。

保守估计,两年来,张义和刘林飞、王永平、徐诗挡等异乡卡车队伍,至少救援救助了50位来自全国各地需要帮助的卡车人。

年3月18日晚上7点,张义接到卡车人谢家伟的求助电话。对方称自己车装载了一车活鱼,车子在福建晋江高速路口传动轴断了,寻求紧急帮助。

张义顾不上吃饭,第一时间和附近修理厂取得联系,并马上开车到达现场。见到张义的那一刻,卡车人谢家伟感动落泪,其实他和张义并不认识,只是一个泉州老乡给了他张义师傅的电话。没想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会在这么短的时间,给予了这么及时的帮助。

文中提到的张义、刘林飞、王永平、徐师挡、石斌、田巧惠等,于年8月份起,先后加入中国首个卡车公益项目:传化·安心驿站。

卡车人互帮互助,他们在路上。

安心微视角:只记录生活平凡

关于传化·安心驿站

中国有0万卡车司机。他们承载着近亿人口的生计、全社会76%的货运量,是一群具有家国情怀、人性光芒的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怀。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卡车司机群体的需求,传化慈善基金会发起“传化·安心驿站”公益项目。在中国多家基金会实施的公益项目中,这是第一个专门服务于卡车司机的公益项目。

“传化·安心驿站”以“助卡车司机车安、家安、心安”为使命,从以下方面为卡车司机提供公益服务:一)动员卡车司机组建社群——安心驿站,设驿站长和好战友;二)开发专属卡车司机的APP,搭建以互助为主要功能的线上平台;三)每年投入数千万元,面向加入安心驿站的卡车司机,对优秀者进行奖励,对遭遇特别困难者实施资助,普遍提供意外伤害等系列保险;在遭遇特大自然灾害地区进行志愿救灾行动等,用系列公益元素激活安心驿站社群;四)研究、出版《中国卡车司机年度报告》,反映卡车司机的状况和诉求,提供政策建议;五)配置社工、律师、记者等资源,为安心驿站成员的成长提供志愿支持。

传化·安心驿站”已组建安心驿站个,名优秀卡车司机成为驿站长,1余名卡车司机成为好站友。以公益互助为核心,卡车司机们在安心驿站APP平台上互动活跃,超过00次求助均得到其他卡车司机的帮助。有关政府部门、卡车司机、媒体及公益组织对“传化·安心驿站”项目独特的公益视角、“互联网+社区”的运营、良好的初试成效以及未来发展给予了积极评价和高度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