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公路物流行业的人们热热闹闹地走了一路,许多人还来不及仔细品享当下生活的美好,就匆匆迎来了崭新的。
回顾年企业间的融资合并,上市、跨界乘势突进,还有治超、环保等多项政策下的运营调整等。可以说,一年来物流人是在因势而为中度过,逆势创新、乘势突破的件件热议大事都令人难以忘怀。
1、最大范围禁汽运
吸睛事件:年2月28日,交通运输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九次会议提出,10月底前天津港煤炭转运调整为海铁联运,不接收公路运煤。《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7月底前天津港、9月底前津冀集疏港运煤一律靠铁路。
进入集疏港运煤车辆
上榜理由:在治理货运车辆排放上,我国在如此大区域内实行禁汽车运输煤炭还是第一次。此后京津冀鲁等各地相继拉开治理排放大幕,公路运煤市场因此备受影响。对于大货车司机来说,如何既保证收益,又兼顾环保,这一年显得格外艰难。
2、最大力度禁限行
吸睛事件:年8月下旬,北京市发布《关于对部分载货汽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通告》,要求自9月21日起全天禁国Ⅲ排放柴油货车进入六环路及以内道路行驶。而深圳发布的禁行同样范围较大,成都、郑州等地均有禁行举措。
北京市货车限行区域
上榜理由:年以北京、深圳、成都、郑州等地为代表,货车禁行范围不局限于相关路段,而是大片的市区道路。并且,从政策发布到实施,时间更短、管控更严。其力度之大,绝无仅有。对于不少城市配送企业、司机来说,要么尽快调整路线、换高排放车,要么被淘汰出局,真正压力山大。
3、最强规范性治超
吸睛事件: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36部委联合发布“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随后发布了三批严重违法超限超载失信黑名单。下半年,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出《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规范治超“十不准”纪律和“八项制度”。
36部委发布红头文件
上榜理由:自年9﹒21治超新政实施以来,货车超限超载被有效抑制,但年上半年超载等现象有所抬头。一方面,行业呼唤多部门齐抓共管。另一方面,如何规范执法也令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