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古代东西方出行、运输工具我们会发现双方有很多不同之处。比较明显的就是西方不流行用轿子,东方则几乎是没有四轮畜车。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四轮车在中国为何不能流行的问题。
女王的豪华四轮车
在中国古代一直流行使用两轮车和独轮车,现在一些边远、贫困的地区我们依然可以见到它们。其中独轮车是靠人力使用,我们先放一边,来看看同样使用畜力的两轮车和四轮车的优缺点。
四轮车相较于两轮车更加平稳。四轮车有两条平行的车轴线,所以物理上它有很高的自平衡性,常规情况下货物堆放后不需要外力控制就可以保持平衡。
而两轮车只有一条轴线,就像一个天平,虽然理论上也可以让它保持自平衡。但这种平衡非常脆弱,实际使用的环境下基本无法实现并保持。所以车辆在行进中必须借助拉车的牲畜来保持平衡。
小毛驴已经没有能力保持车辆平衡了
也就是说两轮车的牲畜除了拉车外,还需要承担车辆上货物的部分重量。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同样的畜力下,四轮车比两轮车可运输的货物更多。或者说同样畜力、同重的货物下,四轮车运输效率更高(单位时间可将单位货物运输到更远的地方)。
近代马四轮拉公交车,这运输量,两轮车是不可能的
运输效率对于古代帝国的重要性远超现代,甚至可以说运输效率决定了帝国的版图规模。古代中国对西北方游牧民族最大的困境不是军队战斗力,而是后勤。因为向北、向西没有适合大规模运输的河流、运河系统,只能依靠人畜运输。
人畜运输最大的缺点就是,人和牲畜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粮草,时间越长消耗量越大。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辆车运五百斤粮,前进四百里到达前线军队驻地后还剩一半,那它无法给军队供给一斤粮草,因为返程也得吃。军队想要获取稳定的粮食补给就必须把驻地向后撤,缩短运输距离。
还有种方法就是在后勤线中间再设置几个中转仓库,分段向前线输送粮草。但这样会大幅度提高运输消耗(因为增加了参与运输的人畜数量),往往一百斤粮到达前线的只有十斤。这么巨量的消耗短期还能坚持,长期的话没有帝国能够承受,最终一样是撤退。
所以后勤能力的终点就是帝国可控版图的实际终点。就算军队战斗力彪悍能打赢,但是没有能力长期驻扎,那么这块地盘照样不是你的。只能反复地大量消耗粮草来反复驱赶敌人(两汉四百年的时光基本就是这样)。
说明:黄河虽然贯穿中国西北,但是黄河是自西向东。所以向西北就得逆流而上。在没有机械动力的古代,载货的舟船想逆流是非常困难的,河水流速稍大就得人力、畜力拉纤,而且很多落差大的河段拉纤也上不去。
而四轮车辆的运输效率是两轮车辆的好几倍,这对帝国来说一点也不亚于几十万大军的战斗力或者说多出千万亩良田。
特别是到了明代,明军开始大量使用火器,部队携带的武器、军需物资重量大幅度上升。如果应用四轮车辆,可以在不增加运输人畜的情况下,大幅度提升部队可携带的物资重量。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同样的部队可以带更多的火炮,提供更高的火力输出。
可以说四轮车辆是提升帝国战斗力的战略级装备,为什么我们古人不用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古人不是造不出来四轮车,只是用得非常少。《天工开物·舟车》中,就有四轮大货车的图样;《出警入跸图》中,万历皇帝乘坐的也是四轮车。
出警入跸图中万历皇帝的四轮车
四轮车不能被广泛应用的原因,目前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第一种说法是道路原因,这点我们在西方对四轮车的使用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
四轮马车在西方的第一次大流行是罗马时期,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强盛的基础不仅仅是强悍的罗马军团,还有遍布全国的道路系统。罗马道路最明显的特点,它是硬质化路面,这就非常适合四轮车的使用。
而古代中国的道路基本都不是硬质化路面,虽然道路也会夯土压实,但是长时间使用,一样会压出深深的车辙,四轮车很容易就会被卡在车辙里。这种情况下两轮车的道路适应性就远高于四轮车了。(这也是始皇帝推行车同轨的原因)
同样是西方,在罗马帝国崩溃进入中世纪后,罗马的道路系统也被放弃了,随着道路质量的下滑,盛行于欧洲的四轮车也失去踪影,各国纷纷用起了两轮车。
罗马的硬质道路结构示意图
同样中世纪结束,欧洲各国重新开始重视技术和基础建设。随着硬质路面道路系统的完善,四轮车又重新统治了欧洲的陆路交通,直到一战才被汽车替代。
而中国的硬质路面道路系统直到民国时期才开始在全国大范围建设,所以我们也就跳过了四轮车直接步入了汽车时代。
另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国没能发明出四轮车的转向系统,导致四轮车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所以不能流行。
中国古代的四轮车是将四个轮子装在一个固定车架上,四个轮子均无法转向,要改变车辆方向就只能用蛮力生拉硬拽。这样在货物重压以及路面车辙的影响下,很多时候转向就异常困难了。而不能灵活转向的车辆实用性就趋近于零了。
那么西方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最初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将四个轮子分成前后两组,前轮一个独立车架,后轮一个独立车架。再将两个车架用一根立轴连接。(可以理解为把两个两轮车连接在一起)
上图红圈所示就是四轮转向的关键
难道中国的工匠不够聪明,几千年都想不到这个办法么?倒不是工匠们不聪明,他们就是单纯的没有想到。类似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中一点也不少见。
了解美洲玛雅人历史的都知道,玛雅人别说四轮车,连两轮车、独轮车都没有。原因是玛雅人虽然有轮子的概念,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东西可以应用在运输上。玛雅人不够聪明么?了解下他们的历法、看看他们建设的神庙,我们只会觉得他们很聪明。
类似的事情在欧洲人身上一样发生过。大航海时代,对于船员来说最恐怖的不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而是脚气病(上百万的海员因此病而死)。到了十八世纪欧洲人已经知道定期食用蔬菜、水果就可以避免此病。
但是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蔬菜、水果很难保存。直到二十世纪初人类提炼出维生素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两百多年前这是可以挽救无数生命的黑科技
为什么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呢?因为欧洲人就是死活想不到可以带豆子发豆芽,也想不到可以把蔬菜做成泡菜。而且这一情况到了二十世纪初也没有改变,日俄战争时日军围困旅顺,死伤惨重却无法攻陷,最后俄军自己投降了。
俄军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严重缺乏维生素,很多士兵患坏血病(脚气病)失去了战斗力。但是日军进城后缴获大量黄豆,就是说俄国人还是不知道可以发豆芽。
最终四轮车没有在中国广泛流行,应该是受到以上两个原因的综合影响。因为没有大范围使用的基础条件,所以并未能切实地领会到四轮车的好处,反而因为其道路适应差的弊端而觉得它华而不实。
这也是明朝、清朝西方技术革新后的四轮车(增加了悬挂、刹车系统)传入中国,中国也没有兴趣的根本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