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货车 >> 货车图片 >> 正文 >> 正文

上海欠你的皮卡,特斯拉来帮你讨了

来源:货车 时间:2023/5/15
刘军连简介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360539.html

张老板

“皮卡解禁”,这四个字有如一面大旗,总能在网上赢得一片正面的呼声。这些年,皮卡一路高歌猛进,“农村包围城市”,总算要撬开国内少数几个“顽固”的一线城市堡垒的大门。

7月10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出,“轻型多用途货车”,即常说的皮卡,不仅可以沿用原小货车额度申请注册、登记上牌,也可参照当前“沪C”小客车的管理模式对非营运车辆进行登记上牌,并参照“沪C”行驶区域进行限行管理。

喜大普奔之余,我们不妨再深究一些细节背后的门道。

上海,只是解除限购

先来解读一下政策本身。

过去,上海的小货车蓝牌指标是有控制额度的,只有旧车报废,才能给一辆新车发放货车蓝牌指标。目前,收购一辆接近报废的二手沪蓝牌货车,价格在4.4万元左右,而且除了排放标准切换的时期,大部分时候有价无市。此外,车主也可以每年花大约元租赁一个指标。

这次上海的政策规定,皮卡可以直接上“沪C”牌照,意味着购买皮卡可以成为小型蓝牌货车的“纯增量”。所以从本质上,政策解决的是一个限购的问题。想买皮卡的,不用再为“能不能买”这个最基础的问题而操心。

至于放宽限行?朋友,我劝你别想太多。坐稳,交规普及时间到,让我们来学习一下上海市对于货车(以下主要指轻型货车,不考虑集装箱重卡或是特种作业车等例外情况)的限行政策:

首先,上海除逸仙高架外,禁止一切货车开上高架桥,货车能开的、离市区最近的城市快速路就只有外环。

此外,目前外地牌照的货车,限行区域和时间是这样的:

资料来源:卡车之家

针对沪蓝牌的无通行证货车,限行区域和时间则是这样的:

资料来源:卡车之家

此外,在五角场、陆家嘴、世纪公园附近的区域,还有一些独立的货车限行区,不一一列举。

有一类“沪B·H”开头的蓝色货车牌照不受通行证申请的制约,基本可以全天在上海市内畅行无阻,一般用于冷链运输等高附加值的运输行业,年租金据说在八千元以上。

话分两头,再来看看上海沪C的限行区域——

其实沪C的限行区域,比外牌货车限行区域还大那么一丢丢,而且是24小时限行,所以……反正在沪C能开的区域和时间段,上海连外牌的货车都不管,何必管沪C皮卡怎么开?

可以说,在“皮卡解禁”这件事上,上海只能算是开了一个微小的口子,“革命尚未成功”。

沪C皮卡,有价值

可能有朋友会问了,既然外地的货车牌照在上海可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更大一些,那么沪C牌照的皮卡,价值在哪里呢?

张老板苦思冥想,想出了几个这样的答案:

首先,不妨参考沪C小客车在上海的主要存在价值:

在未达到淘汰标准的前提下,可以不受排放标准限制,直接转沪大牌,这是很多没拍到沪牌的朋友给爱车上沪C牌照的重要动力之一。很多上海户籍人士,或者注册在上海的企业,本身就难以在上海周边办理牌照,在不走“旁门左道”的前提下,没有大牌等于直接无车可开。

二手车商喜欢用沪C牌照过渡

比如这辆拉法……

咱们把这两点分开,对照着说说。

针对第一点,在这里我给出一个合理猜测:未来针对皮卡,上海很可能会推出一种可以在一定限行规则下进入市区的、独立于目前货车沪蓝牌体系之外的“皮卡版大牌”。并且,皮卡的限迁规则也会参考小型客车,以突出沪籍车牌的潜在价值,吸引大家先上“沪C皮卡牌”(顺便交点购置税,你懂的)。

而针对第二点,目前的现状是,小型货车蓝牌接近于死水的市场行情,确实导致上海人和上海企业难以正常购买货车运货,很多人动起了“客改货”的歪脑筋。

上海的驾驶员朋友或许会注意到,各路口的交警经常在平峰时段,针对五菱、全顺、依维柯、大通V80等重点车型进行拦截,并针对行驶证信息进行核对,看是否有非法的拆卸座椅等功能性改装(即俗称的“客改货”,大概率一抓一个准)。

我开威然试驾车,还被交警蜀黍多张望了一眼

当然,我们不能把这种现象单一地归结为牌照供应不足导致(“客改货”不仅规避了货车蓝牌配额限制,还顺便蹭了蹭上海对客车相对宽松的限行规则)。但是,一方面是真实存在的物流需求,另一方面是接近于死水的市场供给,这种矛盾确实客观存在。

沪C皮卡牌照的诞生,可以引导一部分有货运需求的个人或企业选购皮卡,以正规的方式运输货品,而不是去打这种有风险的擦边球,宜疏不宜堵嘛。

这种规范化不是庙堂之上的一厢情愿,也不仅仅是车主们盼着未来能合规拉货进城的一块“跳板”。我认为,合规的“沪C皮卡”,确实会有一定的受众:上海的“沪C区域”有众多人口稠密、产业发达的城市副中心,这让“沪C皮卡”本身具有一定的用武之地(正如之前讨论北京版“沪C”方案时,我提出的京沪两地郊县牌照在生活中所能起到的作用的差异)。

上海逐步解禁皮卡,为了谁?

从城市治理端,上海有自己的逻辑,那么从产业端,上海逐步解禁皮卡,会为了谁?

本土企业上汽大通必然是第一个喜极而泣的,这是它遥盼了许久的一项政策,配合的一波公关传播已经在路上,就想告诉大伙:皮卡解禁是迟早的事,这波买上汽大通一定不亏。

咱必须承认,上汽大通造的皮卡确实不赖。作为皮卡市场的后来者,上汽大通的皮卡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还远销澳洲、新西兰、智利等海外市场。去年,T60全年销量达26,台,同比增长17.54%,值得肯定。

不过再看大通年在国内皮卡的销量,虽然增长同样强劲,但是市占率似乎就稍微弱势了那么一点。

一方面,作为后来者,大通在销售渠道上确实不如皮卡届“老炮儿”长城、江铃等企业铺开得全面,不过对上汽大通而言,最苦逼之处莫过于在自己渠道最完善的主场上海,皮卡销售却被政策限制得困难重重。路上跑的都没几辆,这还如何面向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打造“上海制造”的名片和标签呢?

现在,套在上汽大通身上的这层枷锁,且不说被全面解开,至少略微松了松绑,让上汽大通有了更多可以施展拳脚的空间。今年海外疫情汹涌,如果上汽大通最终全年的皮卡销量能够稳住,恐怕一半的功劳得归结于此。

上海真的需要皮卡吗?

且慢,机智的张老板掐指一算,觉得事情还没有那么简单。

解决物流需求,皮卡并非唯一方案。咱仔细想想,其实皮卡和中国,至少和上海,生辰八字并没有那么合拍。

“你买我推荐,我买我不买”,就是形容国内一批键盘车神,爱脱离实际,在网上痛哭流涕说:

啊!为什么皮卡这么酷的车,中国没有普及?

啊!为什么瓦罐在中国永远是小众的选择?

拜托,人家欧洲人开着瓦罐自驾游,那是后面拖着一艘小游船,车顶架着自行车,后备箱里背着帐篷和冷餐,真的要去好好接触一下大自然的。你的自驾游,带着一部智能手机,看完攻略去景点打卡拍照,去饭店打卡拍照,去酒店打卡拍照,顶多带点换洗衣物,这是一辆Polo就能搞定的事情嘛……

同样地,美国人把皮卡当作国民车,那是自有美帝国情在。

美国随便一家快餐店,门口的车位似乎永远停不满。开着接近6米的长轴雪佛兰Suburban,都是直接车头朝内,一把方向停进车位(JeremyClarkson曾经打趣说,美国人把倒进车位的人视为异端)。没办法,地广人稀,就是这么豪横。

美国人停车技术,是科目二回炉重造的水平

但是,我曾经开着福特F-同底盘的林肯领航员在上海主城区兜圈,那种紧张、刺激、痛苦的感觉,至今难忘。

刚刚发布的全新F-,它的混动版,货厢电源最大可以支持7.2kW的外接设备,你可以当场表演用电锯和射钉枪造房子之类的手艺活。

人家美国中部大农村确实需要这个,但是你确定身在上海,你有地儿有时间自己去搭个小木屋?而且还是连工程队都找不着,非得靠自己不可的那种?

醒醒吧,各位精神皮卡车主,你们确定自己家里有别墅,门口有院子,出门都去大卖场,一次采购几百斤,老板每年给你批几个月的年假,同时几百公里内有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公园供你去探险?如果不是,在上海城里开皮卡,不就和开飞度去走卢比肯小道是一个性质的事情吗?

看到论坛里上海福特F-车主这个标题,我真的笑了

其实,中国真正需要皮卡作为工具车属性的用户,集中于县乡地区,受大城市限行的影响并不算严重,该买皮卡的早就上车了。今天中国皮卡年销量大约是45万不到,如果彻底放开皮卡限制,最后的销量也不过就增加那十几万。请问全国上上下下费尽口舌地讨论这个问题,意义何在?

“狗申城舞剑,意在Cybertruck?袋”

这就奇怪了。如果上海只是为了支持上汽大通这家本土企业,像V80这样更欧洲风的Van,车身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走街串巷多灵活,满足城市的物流需求刚刚好。如果谈便民、规范,为什么上海没有先给这类车型在上牌或通行政策上亮个绿灯呢?

咱再回去研读一下上海的政策,有一条容易被忽视的附加条件:皮卡必须注册为“非营运”车辆——个体工商户买辆皮卡进货摆摊没有问题,生产型企业买一辆皮卡运点工具或者给客户送货也没问题,不过专门靠拉货赚钱的企业和个人,就不能享受这一政策。

可以看出,此举非常倾向于私人消费领域。那么,上海为何做出这样的倾斜呢?咱们再来看一则看似不相关的新闻:7月初,在特斯拉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