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一凡通讯员孟杰李周龙
最近几天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加大,此时若不能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极易感冒。近日在杭新景高速就发生一起因吃“错”感冒药引发的交通事故。
8月30日下午1时55分许,杭州高速交警支队三大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在杭新景高速白碳坞隧道内发生一起追尾事故。接到警情后,指挥中心立即联系路面执勤民警童晓星、辅警龚阳俊赶往现场。
民警到达现场后看到,一辆轻型厢式货车已经开上了隧道边检修道,受冲击力影响,部分检修道地砖已经破损,前方不远处隧道口应急车道上还停着一辆白色小车。
民警安排同车辅警在隧道入口处做好预警措施,在小货车后方设置警戒区域,提醒过往驾驶员注意避让。
“有没有人受伤?”民警上前问道。
“没有,我们两个都没事!”小车驾驶员陈先生回答。
据了解,当天中午叶某驾驶轻型箱式货车从千岛湖出发,打算前往龙游。路过事发地时身体犯困,眼睛不由得眯了一小会儿,睁开眼时前方白色小车已在眼前。叶某潜意识下猛的一把方向往左边打去,可还是和前方小车发生了剐蹭,车辆失控后冲上了隧道检修道,撞上隧道壁后才缓缓停下,事故导致导致检修道地砖破损、电缆破损、部分机电设备不同程度受损。
当问起为什么会犯困后,叶某回答:“有点感冒了,出发前吃了‘泰诺’,后面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有点犯困。”
随后民警提醒道,有些感冒药中含有有抑制、镇静中枢神经作用的成分,所以服食后会出现犯困等不良反应。服用这类感冒药后不宜驾车、操作机械及高空作业,这些在药物说明书里都有明确要求。
在民警的教育下,叶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高速交警、高速施救队、高速养护对的相互配合下,对受损设备进行了及时抢修隧道,第一时间恢复正常通行。
最后,民警对叶某疲劳驾驶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同时,叶某还将负该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杭州高速交警提醒:
人在感冒时,体内会产生更多的组胺(一种由机体产生,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从而产生诸如鼻子发痒、流鼻涕、打喷嚏等类似过敏的症状。因此,在感冒药中常常会添加对抗组胺作用的抗过敏药来缓解这些症状。
在感冒药中常用的抗过敏成分是氯苯那敏(扑尔敏)和苯海拉明,此类药物都有让人嗜睡的副作用,吃了它难免昏昏沉沉。因此,在开车或需要进行危险操作(高空作业、操纵机械之类)时请不要使用含有抗过敏成分的药物,以免精力无法集中,一不留神发生意外。
同时,高速公路严禁疲劳驾驶,若感觉疲倦,可以就近驶入高速服务区,或者从最近的收费站驶离高速公路休息,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继续行驶或停留在应急车道上休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