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和有生活真的不一样,在成都真切体会到了这样的变化。”3年前,在北京一路打拼工作的阿里国际跨境营销高级技术专家沈开心最终选择了扎根成都,在他看来,不仅仅是成都生活安逸幸福,沈开心看好城市未来发展机遇,认为成都互联网环境的生态闭环已经基本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人才流动趋势并非个例。根据8月25日猎聘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行业中高端人才报告》显示,成都互联网行业职场人幸福感最高,成为全国互联网人认可的“最具幸福感”工作城市。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人才看到了成都,来到了成都。
自年成都实施“人才新政”以来,全市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技能人才的累计落户人数已突破30万人,平均每天约名“蓉漂”选择落户成都。
近年来国家级城市间对人才的争夺变得愈发激烈,作为九大国家级中心城市之一的成都在吸引人才方面卯足了劲,走在了前列。
人才“西南飞”:
论引才,成都是认真的
“成都这两年发展很快,显而易见在未来还会有持续性增长。”国外生活多年的高级技术专家涔涔告诉记者,通过与家人朋友的沟通,能够明显感觉成都的发展速度。百词斩、天府通、咕咚、货车帮司机……一大批本土互联网企业其实已经开始走出成都,在全国崭露头角。
本就是成都人的涔涔意识到,工作和生活之间必须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他没有考虑北上广找工作,第一选择就是故乡成都。今年1月份涔涔果断选择回国并在阿里工作。“和国外相比,阿里的工作节奏更紧张,但和在其他城市和公司的同学相比,不管是职业上升空间还是生活幸福感,都让我满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热情好客,城市风格契合,加上生活成本降低,我们越来越喜欢成都。”老家在四川巴中的高级算法专家双楠同样有这样的感受,在美国学习工作了将近十年的双楠,博士毕业后就进入硅谷一家创业公司工作。
年双楠决定回国,他认为成都在数字经济领域还处在发展上升期,不管对于互联网大厂还是创业企业,都有着很多潜力可挖。同时成都也应用好顶尖高校将人才与本地产业进行配套,帮助前沿科技研究落地,创造社会财富,形成完整的闭环。
“蓉漂”后劲十足:
多家互联网企业技术团队一半来自北上广
据阿里巴巴成都人力资源负责人介绍,“年阿里、蚂蚁进入成都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在成都的人才布局。结合成都的城市特质,我们将重要的技术团队放在了成都,目前成都阿里的人员中约六成是技术人员。”此外,成都的技术团队中,超50%来自北上广深杭,相比一线城市,成都的生活性价比和城市生活舒适度,都有明显的优势。
8月21日,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发布的《年成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年,成都聚集互联网企业达余家,营业收入超过.5亿,较年增长了25.4%。其中,营业收入超过万元的互联网企业共家,较年增加30家。
朋友圈打卡网红产品“百词斩”APP政府关系负责人表示,公司约一半的员工都是从海外或者国内一线城市回到成都的,不少应届毕业生也会通过校招,从全国各地来到成都工作并落户。“对于企业来说,成都营商环境友好,生活环境优越,可以给企业和员工个人更大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如果说北京是互联网的森林,那么成都就是互联网的公园。”在成都市移动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张正刚看来,森林之美在于势,公园之美在于韵。因为有阿里巴巴等公司布局,加之独特的土壤和环境,成都的互联网产品和企业枝繁叶茂。在成都,生活和创业可以轻松“左拥右抱”,兼得而不是兑换,这是成都互联网人幸福感的本源。
红星新闻记者庞健胡沛杨程
编辑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