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货车 >> 货车报价 >> 正文 >> 正文

挥汗如雨卸车3小时后,他倒下了追记河南省

来源:货车 时间:2022/8/26

年7月30日上午,一位奋战在抗洪抢险主阵地上、年轻鲜活的共产党员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41岁。

对全体队员来说,在执行救灾任务一线,这个刚刚还与自己并肩战斗的同事不幸离去的消息,不啻一声晴天霹雳。

他,就是河南省新乡市市场监管局机关服务中心车辆管理员杨福宾。得知他不幸因公殉职的消息后,同事们痛惜地表示:福宾同志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救灾现场的“拼命三郎”

7月25日早上5点多钟,正在单位执行抗洪抢险排险抽水任务的杨福宾,接到外出执行任务的通知后,二话没说,用凉水抹了一把脸,驱除因夜里值班一夜未合眼的疲倦与困乏,打起精神又开车接上同事及媒体记者,前往新乡市平原体育中心,执行与市红十字会救灾物资接收点对接协调任务。

原来,在前一天夜里,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在得知新乡市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大批灾区群众正陆续撤离到救灾安置点,目前急需要方便食品及纯净饮用水的消息后,局党组领导高度重视,迅速从邻省安徽省芜湖市三只松鼠食品有限公司,协调采购了大批即时食品和瓶装饮用水,连夜加班装车,第一时间发往新乡重灾区,要求新乡市市场监管局负责联系对接、沟通协调、协助办理物资捐赠相关手续。

在新乡市平原体育中心物资捐赠接收现场,杨福宾顾不上休息片刻,一直拿着手续跑前跑后,与有关方面沟通协调,这时,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衫,他却全然不顾,完全表现出了一股在部队服役时养成的“拼命三郎”般的猛劲。

办理完物资捐赠手续后,根据新乡市红十字会的统一调度安排,杨福宾又开车与同事一道,引导运货车队前往新乡县古固寨镇救灾物资接收点——鸿达纸业有限公司仓库,组织卸车交接。

当天,晴空万里、烈日炎炎,室外气温在38℃以上,堆满成品纸滚子的库房内,气温更是在40℃以上。

此时,闻讯赶来的新乡市市场监管局机关第九党支部的党员义工服务队同志们,组成了一支物资卸载党员突击队,杨福宾与其他同事一道也迅速加入其中,投入战斗。大家攀车、抛箱、传货、码垛,队员们顶酷暑、冒炎热,密切配合、相互鼓劲。有的同志因接从高处扔下的箱子不小心胳膊被砸伤,有的同志因出现中暑症状而出现头晕恶心现象……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当第一大卡车物资卸完,全体队员的衣服就如同水洗过一样,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干燥的地方。

杨福宾参加市局机关抗洪抢险(最前者)

由于车辆超长、仓库空间有限,库房内只能容纳两车物资同时卸载。为了加快进度,让来自远方的货车司机尽早返程,该接收点所在企业的员工、企业周边学校的老师、附近的村民,也自发组成了志愿服务队,前来帮助卸货。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挥汗如雨,终于将这批价值余万元、总量达14.47万份的方便食品和饮用水全部卸载完毕、妥善存放。

此时,杨福宾脸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悄悄地退到了他所开的车辆旁边稍事休息,他拿起抹布擦拭车辆,这是他多年养成的职业习惯!

在送完媒体记者后,当天下午14:30分左右,杨福宾驾车返回市局。车辆停好后,刚下车,也许是由于过度劳累,也许是由于天热眩晕,杨福宾一时站立不稳一下摔倒在地,被其同事搀扶至办公室休息。下午15时左右,杨福宾开始出现昏迷和呕吐症状,倒在沙发旁的地面上。同事们感到事情严重,遂迅速拨打急救电话,他被医院急救。经检查诊断杨福宾确诊为突发脑溢血并紧急进行了手术治疗。21:30左右,手术完成。次日下午,由于颅内出现大量渗血,又再次进行手术清淤。

7月30日11时,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杨福宾不幸去世。

抗洪一线的“编外队员”

7月17日开始,新乡市突降史无前例的特大暴雨,造成城市严重内涝,多处出现险情。杨福宾的家恰恰就处在两河交界处的村庄里,汹涌的河水迅速向村内汇流,10公分、20公分、没过膝盖……

灾情就是命令。此时正在家中的杨福宾,以一名退役军人特有的敏感,意识到如果再不迅速组织群众撤离和自救,整个村庄可能会有“灭顶之灾”。于是,他迅速赶到大堤,与正在这里抗洪抢险的村干部和部分村民汇合,了解情况、查看险情。他向村干部建议,应尽快组织年老体弱人员、全体妇女和儿童撤离,想方设法把他们运送到安全地带。同时应立即动员组织年轻壮劳力组建一支“救灾突击队”,全力投入到抗洪抢险、保卫家园的战斗中。

7月22日,村南堤坝发生险情,急需安装防洪闸板,杨福宾积极响应,迅速招呼其他村民赶往险情发生地段,由于没有车辆机械,他们采取人抬肩扛、手拉绳拽,一直冒雨在水中作业,直到防洪闸板全部安装完毕。夜里,杨福宾一夜未眠,他与其他村民一道,查堤巡逻、加固沙袋、排除隐患,直到次日早晨降雨稍停,他才顾上回家查看自家受灾情况。这时,杨福宾才发现自己的手上、腿上早已被划出了几道血口,在洪水的浸泡下变得如同“鱿鱼卷”般,伤口泛白外翻。

前些年,杨福宾父亲因病去世,自己的一个妹妹也已外嫁,家中仅剩下年迈的老母亲一人独自生活。看着自家院内越来越高的水位,和无人照应的老母亲,杨福宾只得在家和大堤之间两头奔波、来回兼顾。

7月23日中午,杨福宾接到了单位要求其尽快赶回参加防洪值守任务的通知,他没有直接告诉自己的老母亲,而是悄悄托付其邻居帮助照应一下老人,自己毅然爬上了前来救援村民的挖掘机翻斗,看着渐行渐远生养自己的村庄,想着抚养教育自己的亲人,杨福宾的眼泪随着飘飘洒洒的雨滴流了很久……

在单位,他与其他坚守在岗位上的几名同事,轮流排班、巡逻查险、清理楼道渗水、抽排地下室积水,撑着因停电造成的酷热难耐,忍着嗡嗡直叫的蚊虫叮咬,啃着没有开水冲泡的方便面,杨福宾全然不顾这些,仍然不分黑白昼夜地“连轴转”。

杨福宾在检查排除办公楼顶渗漏隐患

工作岗位上的“热心管家”

年12月,杨福宾出生在新乡市牧野区寺庄顶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受家庭影响,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报国尽忠的种子。18岁那年,他在当地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南省总队第三支队的一员,从此便开始了他的警旅生涯。由于表现优异,服役五年,杨福宾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受到警队的嘉奖和表扬。

从部队退役后,杨福宾被安排在原新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属后勤服务中心工作,先后上过驾驶员、保管员、维修工等岗位。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默默无闻、踏踏实实,把本职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领导为自己的工作分心,被机关干部和周围同事戏谑地称为“二当家”。

杨福宾与同事一道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左一)

杨福宾参加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左三)

年机构改革后,成立了新的新乡市市场监管局,整合了原来五六个行政部门的职责,可以说人多、车多、事多。根据工作任务调整分工,杨福宾负责整个市局机关的车辆管理工作,从那以后,他就更忙了……

白天,他根据工作需要和车辆状况、人员驾驶技术,精心安排调剂每一辆公务用车、驾驶人员,谁出长途、谁下县区,他都反复交代安全事项和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486.html